“生態警務”唱響新時代海上“田園牧歌”
2022年06月17日 10:32
舟山公安
用無人機鳥瞰嵊泗縣枸杞島,郁郁蔥蔥的植被遍布在島內“脊梁”之上,蔚藍壯闊的海面上浮球星星點點,排列有序,養殖戶駕著小船穿梭其中,構成一幅人景和諧的海上田園生態風景畫。
近年來,嵊泗縣枸杞鄉的貽貝養殖產業發展十分興盛,目前貽貝養殖海區面積有近2萬畝,其貽貝品質好、產量多,素有“貽貝之鄉”之稱。
如此興盛的產業發展,伴隨而來的治安隱患也不斷增多。為此,嵊泗公安緊緊圍繞駐地政府堅持以“生態立縣”的戰略要求,推行“生態警務”,建立海域警長制,積極融入和推進大綜合一體化建設,打造“零發案”海島,開展“無訴自辦”,助力打造縣域生態文明海上示范窗口,唱響了新時代海上“田園牧歌”。
“民警同志,感謝你們的細心引導,我想通了,馬上更換!”嵊泗縣枸杞鄉龍泉村養殖戶劉阿伯笑著說道。而在這之前,劉阿伯遲遲不肯替換新型浮球,還常常為此與人發生爭吵。
劉阿伯是貽貝養殖大戶,長期以來一直使用老的泡沫浮球,思想可以說根深蒂固,加之新型浮球價格相對高,劉阿伯便不想更換,還常常因此情緒激動,發生爭吵。了解情況后,龍泉村的海域警長積極開展桁地走訪,在了解劉阿伯所想所求后,啟動了海上生態聯勤聯調機制,牽頭環保、海洋漁業等部門,從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保證貽貝品質等角度出發,將“情理”和“法理”并用,細致分析對比了新老浮球的優劣,做通了劉阿伯的思想工作,并以此為契機,深入開展“守護藍?!弊o航行動,協助推進更換新型浮球55萬余個。
目前,轄區內貽貝養殖海區科學設置海域警長4名,落實海上責任包干,同時建立海上生態聯勤警務站,形成了多部門高效協同、綜合集成、整體聯動的“一體化”工作機制。
在大綜合一體化建設的背景下,海上生態聯勤聯動成為了海島基層治理的新經驗。除此之外,科技賦能海上治安防控的作用,也隨著海島“公安大腦”建設的推進而顯現,為全力打造“零發案”海島奠定了基礎。
“越來越先進了,為你們民警點贊!”養殖戶李阿哥激動地說。在枸杞鄉后頭灣海域,海域警長廖碧劍正在幫助養殖戶李阿哥放置使用科技“黑匣子”——已經更新到第二代的貽貝苗種定位儀,并向其操作演示如何使用?!肮ぷ髦?,我們積極協助駐地黨委政府,推動線上‘海上牧場’場景應用建設,實現了養殖海區全要素數字化建檔?!辫坭脚沙鏊L王勝杰說道。
利用科技賦能于海上治安治理,近三年來,轄區海上盜竊類案件實現“零”發。2019年至今,轄區刑事發案下降到個位數,警情日均不到1起。
科技為海上治安生態防護增添了新動能,但海上治安防控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難度也不斷加大,因此,需要科技助力,更不能忽視了傳統治理背后扎實的人文根基。在接訴即辦、未訴先辦基礎上,開展無訴自辦,成為了海島基層治理的“自治”新經驗。
64歲的老黨員任年龍,是嵊泗縣枸杞鄉干斜村人。在當地貽貝養殖戶當中說話很有“分量”,是公安群防群治隊伍中的骨干力量,海上牧場上的自治“吹哨人”。
“滴滴滴……請大家迅速向我靠攏!迅速向我靠攏!”今年3月,養殖戶小李家的桁地被外來漁船誤闖造成受損。任年龍發現后,立馬聯系上在外辦事的小李和枸杞派出所民警,遵循著“海上牧場吹哨機制”處理流程,吹哨喊話周邊養殖戶集合現場查看,協商處理,與涉事船只當場達成賠償協議,通過“自治”,快速化解了一起可能引發的桁地糾紛。
將貽貝養殖桁地“網格化”劃分,建立“海上牧場吹哨機制”,開展鄰里守望、輪班值守,“傳統吹哨”逐步向“海陸聯哨”轉變,實現小事快解的“自治”良方。目前,已物建吹哨巡邏船32艘,成立“自治”隊伍15支,吹哨員60余名。群眾無訴自辦“自治”成功率和回訪率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