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政領域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均提前完成
4個民生實事項目賦能海島養老
建成5家智慧公辦養老院,37個鄉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備無感服務智能終端
新增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床位130張,新增持證養老護理員111人,各縣(區)至少建成1家智慧公辦養老院,所有37個鄉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備無感服務智能終端……記者昨從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民政系統2022年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全部加速完成。
近日,在市福利中心認知障礙照護專區的小食堂,80多歲的李阿婆在護理員的照護下安然地吃著飯。李阿婆患有老年癡呆癥,如果沒有護理員幫助,她會錯把其他老人的飯菜吃光,而自己面前的飯菜卻沒有吃。
市福利中心副主任費燕告訴記者,今年新增加認知障礙照護床位10多張,總數有30多張,這使得更多認知障礙老人得到了悉心照料。記者注意到,在中心認知障礙照護專區,顯得溫馨又體貼,老人睡的床全都是電動護理床,能使行動不便的老人在飯后倚靠休息;兩個房間中設立的活動區,能使老人看綠植,玩小型球類游戲,放松身心。
市福利中心是今年新建成的5家智慧公辦養老院之一。在中心的床位上都貼有“長者碼”,入住的每位老人信息一目了然?!啊L者碼’鏈接了老年人護理評估、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各環節?!辟M燕說,智慧化融入養老的方方面面,如家屬可以和老人進行視頻溝通,護理員為老人測量的血壓數據即時傳輸到后臺,有效提升了養老服務的精細化水平。
在定海區環南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就餐可選擇刷臉式的無感支付,只要先前將個人信息錄入到系統內,就能享受便捷支付,避免忘記攜帶現金、手機等帶來的麻煩。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民政系統的4個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與海島老人養老息息相關。按照“能快則快、確保質量”的原則,我市聚焦“為民辦實事”,全力推動項目又快又好完成。
我市在優化流程上“下功夫”,在可能加速的節點“做文章”。在持證護理員培訓項目中,市民政局多次與人社部門認可的職業等級鑒定中心和舟山技師學院等相關單位進行對接,徹底打通培訓—考試—發證渠道,并優先下發與紙質證書同等效力的電子證書,節省了中間大量等待的時間;同時,采用民政主體與社會辦班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推進人員培訓。智慧公辦養老院與智能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兩個項目,民政部門在與財政、招投標等單位對接后,采用軟件全市統一招標、硬件分散采購的方式,同時與市大數據局對接,將所有評審環節壓縮至一次解決,節約了一個多月的前期準備時間。
此新聞可在《掌尚舟山》APP同步收看,掃碼下載隨時閱讀舟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