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民畫是時代的產物。新一代漁民在弄槳操舵之余,用筆描繪漁家充滿傳奇色彩的趕潮生活,寫真海里人生。每張漁民畫幾乎都有一個傳奇故事。
普陀曾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當代民間畫鄉”。普陀漁民畫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浙江博物館收藏。漁民畫家遍布東極、六橫、桃花、蝦峙等島。
《海邊拾貝》
《看戲文》
自1988年普陀漁民畫首次走出國門,赴澳大利亞展出后,漁民畫多次赴美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西班牙等國展出、交流。那些在寫實基礎上出現的現代主義作品和它夸張抽象的風格,被外國人稱為“東方的畢加索”。
《滿載而歸》
浩瀚的大海是漁民賴以生存的衣食父母,也是漁民展示藝術才華的舞臺。在創作充滿大海傳奇色彩的藝術作品中,涌現出不少傳奇式的漁民畫家。蝦峙島上的蔣德葉不僅是一位高產老大,也是島上人人稱贊的畫家。在普陀區,像蔣德葉這樣的漁民畫家可并非鳳毛麟角。
伴隨著海浪的擊打,飽含著新時代生活激情和美妙的生活遐思,普陀漁民畫作者如今更加活躍在船頭、港口及煙波茫茫的大海上,遙遠的天涯海角,用海島人特有的性格和充滿浪漫色彩的語言藝術,不斷地抒發著他們熱愛大海的深情。